|
 |
 |
行业快讯 |
 |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快讯 |
 |
|
专家提醒低聚糖谨慎扩容 |
发布时间:2012-08-22 | 浏览次数:次 |
尤新教授郑重提醒: 低聚糖不可盲目发展 水苏糖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低聚糖 OLIGO计划应支持发展水苏糖
中国食品报记者 谢玲 近日,记者从功能糖行业权威专家尤新教授口中得知,随着OLIGO公众营养改善项目的开展和低聚糖营养、保健功能的宣传,业内对功能性低聚糖的开发热度提高。不少厂家考虑新增或扩产低聚糖项目,一些原来没有从事过淀粉糖行业的厂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前期的技术咨询与技术引入。对此,专家提醒,从总体看,我国目前的低聚糖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实际需求,新上项目应谨慎。 据介绍,在低聚糖发展较早、应用开发好、使用低聚糖食品品种丰富、市场成熟、消费者认知度高的日本,主要的低聚糖品种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三种,其中低聚异麦芽糖的产量约1.1万吨,低聚糖果糖的产量约4000-5000吨、低聚半乳糖产量约6000吨。 我国主要发展的低聚糖品种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的产量很少。我国低聚异麦芽糖的产量约3万吨,低聚果糖的产量约5000-6000吨。国外生产低聚半乳糖的产品,主要是采用生产奶酪的副产物中的乳糖再利用,酶解生产低聚半乳糖。我国奶酪生产少,乳糖原料来源不足,生产低聚半乳糖的成本高,因此在我国开发低聚半乳糖产品不符合实际。近年,利用玉米芯开发低聚木糖这一低聚糖新品种的力度增加,但由于技术要求高,售价也大大高于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果糖,目前产量也较少,约1500吨左右。另外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低聚糖品种是水苏糖。这是采用国内种植的植物利用水浸提获得的低聚糖,水苏糖是果糖和葡萄糖复合的低聚糖,研究证明,复合的低聚糖比单一糖原聚合的低聚糖的活性更强,而且生产工艺比较简单、耗能小、来源天然、容易种植,也是在我国应支持的一类低聚糖。 专家表示,与日本比,我国目前的低聚糖产量已远超过日本,但消费需求的旺盛程度则远不及日本。据业内人士透露,一年来低聚糖的消费量有所上升,主要是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的个别生产龙头企业,但销售的增长速度并没有产能增加速度快。低聚糖开发的食品品种依然比较单一。从市场认知度上看,宣传还远远不够,很多消费者对什么是低聚糖、有什么保健价值、哪些品种中存在、怎么食用等知识还很不了解。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应盲目上马低聚糖项目,在增加低聚糖产能前应该多向自己问几个问题——“我的技术够先进吗?我的低聚糖在食品里应用有创新性吗?我的产品在国内有竞争力吗?我拥有出口市场吗?”专家建议,低聚糖的生产企业应携手加强应用技术的研发,推动市场宣传,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转载自2007年9月4日《中国食品报》
|
|
|
 |
|
 |
|